玻璃镀“膜”后,就可以采光发电?
此元件为透明玻璃设计,同时可以作为高性能建筑玻璃使用。
今年9月25日,两方再次加深合作,隆基顺利入股通威在云南的高纯晶硅项目;作为交换,隆基对通威股份旗下永祥新能源同步增资。国海证券(5.910, 0.04, 0.68%)认为,通威在硅料成本极具优势,硅料产品的价格接近二三线同僚的生产成本。
如果HJT技术发展符合预期,很可能取代PERC成为市场主流。下半年以来,随着经济复苏,光伏板块整体持续走强。隆基通威强强联手,原因不言而喻:合则两利,斗则两伤。平价上网需求迫在眉睫,通过掌握原材料、技术改良、规模效应等途径降低度电成本,势必成为光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根据相关财报,2019年隆基实现销售净利润率16.89%,相比通威(7.14%)、中环(8.37%)、晶澳(6.67%)等竞争者具有显著优势。
而早在2月11日,通威及其下属通威太阳能(5.150, 0.02, 0.39%)就与金堂县政府签订了30GW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。当正式步入平价上网时代,光伏市场规模增速放缓时,隆基与通威兄弟睨于墙的竞争也在所难免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9年8月份以来,大唐集团与地方政府签署了5份新能源开发协议。
表1:华能集团近期与地方政府签署的新能源开发协议一览! 根据上述协议,可以看出,华能集团在全国以下省份有布局! 2、国家电投集团的全国新能源布局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投资企业,国家电投集团也储备了大量项目。9月21日,与海南省省委书记刘赐贵,省长沈晓明深入交流,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9年10月份以来,国家电投集团与地方政府签署了16份新能源开发协议。9月18日,同湖北省委书记应勇、省长王晓东举行会谈,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。
9月22日,与云南省省委书记陈豪、省长阮成发会谈,签署能源经济合作协议;作为第一大电力央企的一把手,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的日程安排满满!为什么安排的这么满?仔细研究一下签约内容可以发现,舒董正在为华能未来发展新能源开发资源!1、华能集团的全国新能源布局2019年年底以来,华能集团密集跟地方政府签约。表3:大唐集团近期与地方政府签署的新能源开发协议一览! 根据上述协议,可以看出,大唐集团在全国以下省份有布局! 4、三峡新能源的全国新能源布局三峡新能源是传统的新能源投资企业,2019年底以来,也储备了许多资源。
表4:三峡新能源近期与地方政府签署的新能源开发协议一览! 根据上述协议,可以看出,三峡新能源在全国以下省份有布局! 电力央企们用实际行动证明,什么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9年12月份以来,华能集团与地方政府签署了14份新能源开发协议表1:华能集团近期与地方政府签署的新能源开发协议一览! 根据上述协议,可以看出,华能集团在全国以下省份有布局! 2、国家电投集团的全国新能源布局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投资企业,国家电投集团也储备了大量项目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9年12月份以来,华能集团与地方政府签署了14份新能源开发协议。
9月22日,与云南省省委书记陈豪、省长阮成发会谈,签署能源经济合作协议;作为第一大电力央企的一把手,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的日程安排满满!为什么安排的这么满?仔细研究一下签约内容可以发现,舒董正在为华能未来发展新能源开发资源!1、华能集团的全国新能源布局2019年年底以来,华能集团密集跟地方政府签约。9月21日,与海南省省委书记刘赐贵,省长沈晓明深入交流,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。9月18日,同湖北省委书记应勇、省长王晓东举行会谈,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。表3:大唐集团近期与地方政府签署的新能源开发协议一览! 根据上述协议,可以看出,大唐集团在全国以下省份有布局! 4、三峡新能源的全国新能源布局三峡新能源是传统的新能源投资企业,2019年底以来,也储备了许多资源。
表4:三峡新能源近期与地方政府签署的新能源开发协议一览! 根据上述协议,可以看出,三峡新能源在全国以下省份有布局! 电力央企们用实际行动证明,什么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9年12月份以来,大唐集团与地方政府签署了6份新能源开发协议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19年10月份以来,国家电投集团与地方政府签署了16份新能源开发协议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9年8月份以来,大唐集团与地方政府签署了5份新能源开发协议。
表2:国家电投集团近期与地方政府签署的新能源开发协议一览!根据上述协议,可以看出,国家点图集团在全国以下省份有布局! 3、大唐集团的全国新能源布局作为2019年以来表现特别突出的新能源投资企业,大唐集团同样做足储备根据GTMResearch数据,2017年全球跟踪支架占地面光伏电站的比例达到16%,预计到2023年跟踪支架占比将提升至42%。另一思路则是从提高光伏系统效率出发,例如提高组件性能、智能化运维等。而正常情况下,跟踪支架可以带来8-15%的发电效率提升,因此带来的效益不仅能够抵消相对于固定支架的溢价成本,还能够实现更大的收益。因此,跟踪支架的市场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。9月22日上午,海通电新发布了关于跟踪支架需求、竞争、壁垒等方面的分析,看好跟踪支架未来发展态势。
短期来看,跟踪支架能够很好地满足发电侧提高发电效率的需求。全球来看,目前美洲地区依旧是光伏跟踪支架的主要市场,占全球跟踪支架需求的一半以上。
然而,此前财政部、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《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以及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》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曾明确,到2021年,陆上风电、光伏电站、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将全面取消国家补贴(不含用户)。业内人士表示,支架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服务包括钢材、铝材和部分外购部件等,若公司在签订销售订单并确定销售价格后,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,而销售价格无法随原材料价格同步调整,则可能导致相应订单的利润空间被压缩,从而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。
配电侧能够实现平价上网,而发电侧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想要如此,降低成本是关键。2020上半年公司实现跟踪支架销售收入8.58亿元,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7%。
因此,在国内能否跑通这个新商业模式还有待观察,该人士认为。据了解,跟踪支架比起固定支架的溢价在0.3元/W左右,海通电新研究团队认为,如果跟踪支架提升8%发电量,IRR的提升幅度将在1.8个点左右(考虑30%杠杆);在系统成本增加0.3元/W的情况下,IRR会下降1.8-1.9个点;因此如果跟踪支架可以提供8%以上的电量增发时,比固定支架溢价0.3元/W对投资商来说,成本是一致的。不过,一位私募投资总监则表示出了谨慎的态度:今年光伏产业链相关公司股价普遍大涨,但从基本面看相关公司未来降成本的压力很大,否则盈利能力均会下降,在此情况下由固定支架转为跟踪支架将先增加各方成本。跟踪支架主要的功能是提高发电效率,据业内人士透露,增发电量大约在8-15%左右。
2017至2019年产品销售容量稳步上升,跟踪支架销售收入占比从40%提升至52%;2018年跟踪支架销量上升显著。但近年来很多新兴光伏市场,特别是亚洲、澳大利亚及非洲,跟踪支架的需求也快速提升。
在海通电新关注到跟踪支架这一细分行业之前,中信博作为行业巨头自8月28日科创板上市以来股价已上涨29.8%,而天合光能股价自八月份以来却持续走低,截止9月22日收盘下降11.1%,但九月份股价有所回升。巨丰财经某业内人士认为,假定全球跟踪支架占比按照总体复合增长27%、国内年复合增长率24%持续,预测到2023年国内跟踪支架需求从6GW左右增长到11GW,海外跟踪支架需求从28GW增长到58GW。
从用户侧来看,西部证券测算出国内分布式光伏的度电单价为0.389元/度,最高的内地面光伏为0.447元/度。从价格来看,多晶硅片、逆变器以及固定支架价格连年下降,厂商仅处于微利状态。
那么,在没有补贴的光伏后时代,跟踪支架的需求是否能够被激活呢?在发电侧,据国家能源局的最新数据显示,目前燃煤作为成本最低的发电来源,2019年的脱硫平均电价在0.3624元/度,但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为0.44元/度。从财务报表来看,目前中信博的发展态势良好。这意味着,2020年将成为我国光伏电站享受国家补贴的最后一年,2021年将全面进入平价时代。而国信证券预期,在公司在国内跟踪支架市场保持比较显著的技术和品牌优势情况下,市场份额有望从28%攀升至42%,但同时公司需要时间建设海外渠道和提升品牌影响力,预期海外跟踪支架市场占有率从4%提升至10%,未来增长势头良好。
可以说,产业链中各项组件的价格已没有太多下降空间。中国以前在高补贴的政策下有保障小时数要求,多发的电量无法进行消纳,因此跟踪支架不能起到效果。
同截至于2020年4月的中国城市居民用电价格0.52元/度相比,光伏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用电价格,户用已然实现平价上网的标准。此外,跟踪支架的价格会受到原材料价格变动的风险。
跟踪支架作为唯一可以大幅提高发电效率的部件,在此情况下突显出重要作用。2019年销售容量增长放缓系因为2019年度国内光伏电站竞价政策在2019年7月10日才出台,远滞后于以往年度,导致行业增速放缓所致。